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自拍晒照 > 正文
    购物车
    0

    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羊石中坝,留得住记忆的地方

    信息发布者:dehong
    2017-06-10 13:25:38    来源:www.9996270.com   转载


    成片的甘蔗林

    魅力中坝



      中坝,就是江心岛。长江流经江津境内的127公里中,有最东边和最西边两个大中坝。一个在东边的珞璜镇与巴南区相连的江心,一个在西边的石蟆镇羊石社区。羊石中坝是长江进入重庆的第一坝。羊石曾经是一个乡的建制,场镇建在长江边一个大石盘上,相传其东曾有羊儿庙,故称之为羊石盘,中坝当时是羊石乡的一个村。建制几经调整后,羊石成了石蟆镇的一个社区,中坝则由原来的一个村改成了羊石社区的水塘和楠竹林两个居民组了。

      羊石中坝是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中坝都是四面环水的,羊石中坝四面都是深水。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山形水势等诸多因素,经若干年冲积而形成了这个3平方公里的江心岛。它顺江顺水,东西走向,把这段长江分隔成了主航道和非主航道,非主航道的江面也宽,水也深,船就成了岛上居民与外界往来的唯一载体了。岛上土地肥沃,土质优良。岸边竹林,地里龙眼树甘蔗林,掩映着平坝上的幢幢农舍,让人真正感觉空气清新,自然恬静,纯真原本,离喧嚣的城市好像那么遥远。中坝有近1000亩耕地,1800多人口,近年来外出务工的人多了,常住中坝的也就600多人了。               

      在这块迷人的土地上,现有百年以上的龙眼树200多株,个个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是难得一见的原生态百年果园此外,还有成片的甘蔗林,他们排立整齐有序,密密匝匝,犹如一个个团结严肃接受检阅的方阵,俨然一支支训练有素展示风采的仪仗团队。甘蔗很特别,又粗又泡又甜,一口咬住皮,可以从头到尾撕通整根甘蔗。而且水分多,感觉脆,甜味鲜,让人觉得就是爽烟叶长得也特别好,质量远近闻名。抽烟人说,这里的烟叶很搭火(易点燃)、化白灰(燃得尽)、味道正(烟味纯)。

      在上中坝的水域内,生长着一种叫“红鱼籽”的鱼。体型小,一般3至5厘米长。自带油,主要做成鱼干,在晾晒鱼的过程中,垫鱼的纸都会变得油浸浸的。传说这鱼还曾经是朝廷贡品,别处没有的。当然,中坝上的腊肉、豆花、时鲜蔬菜等农家菜也堪称天然美食,独具风味。

      第一次去中坝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我当时在江津县任副县长,分管文化、教育,去中坝搞调研,了解情况。至今快30年了,中坝人的热情,中坝岛的风情仍依稀在目,特别的几个情景更是印象深刻,记忆犹新。后来,县政府领导分工时我又联系过一段时间石蟆镇(当时的石蟆区公所),对中坝又增加了一些了解,趣闻趣事令人难忘。

    手摇发电机看电视

      那年,我们一行从羊石坐船去了中坝岛。乡里的同志告诉村民,县里王县长一行到中坝来了。有村民问:是江津的王县长还是合江的王县长?诧愕之后才明白,因为中坝离合江很近,语言、生活习惯相同,合江县城在中坝上游,村民们常常去合江县城赶场。而中坝离江津城区还要远一点,那时羊石到江津的公路差、班车少,到一趟江津不容易。村民们知道中坝属于江津县,但不少村民甚至没到过江津。加之合江城里的单位或居民时有到中坝来开展活动或游览的,故村民们要确认一下客从何方来。

      刚好那天又逢合江文化馆的几位朋友到中坝开展活动,带给中坝的礼物是放映两盘录像。那时看录像是一种刚开始的文娱活动,老百姓很喜欢。中坝当时尚未通电,全中坝只有两台黑白电视机,为了能看看电视,又配套买了手摇发电机。有人送来了录像带,机会难得,村里的男女老少都集中到一户人家的堂屋里看录像。录像可以反复放,让人们轮流着看,放完后录像带是要拿走的。我们当然也只能随村民们一块活动,待看完录像后再座谈了解有关情况。

      准备就绪了,一拨人操作放像机,一拨人就开始分头摇动手摇发电机发电。大家边摇边看电视,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边摇边发报那种味道。我主动要求去摇发电机,一是好奇图新鲜,二是也想做点事,让村民们轻松愉快看电视。用劲一摇,速度快了,电力强了,电视屏幕发白。村民大喊:王县长!摇快了,慢点慢点!我一下子就慢了下来,这又造成屏幕太暗。村民们又大喊:王县长!摇慢了,快点快点!几经折腾,我终于可以稍稍均衡掌控了但一会儿就气喘吁吁乡里和村里的干部迅速安排人把我换了下来,由三五个年轻人排好队,挨着顺序依次摇发电机。

      印象深啊!没有电,何谈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太重要了。事后,我回到县政府,与当时分管农村工作的副县长赵富国同志商量,想办法在中坝牵过江电线,解决中坝用电问题。拉过江高压线,需要一笔不大不小的钱。那时县里也困难,赵富国同志很关心,很主动,争取了重庆市政府领导的支持。不久,中坝用电的问题就解决了

       发电机发电看电视,边摇边看,我就经历了那一次,也只摇过那一次,怎么会没有印象呢?好在这只是曾经,只是一种记忆。如今,包括中坝在内的我区农村,看彩电,上网络,是生活中常态化的内容。大家体验边摇发电机边看电视的感觉,也许没那个机会了。

    以分配时间来捞红鱼籽 多捞多得

      前面说了,红鱼籽曾经是贡品,而且只有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水位,特定的石头上才能捞到。就是在每年夏季的七月,水位达到一定高度而又没有涨得太高,在上中坝旁边固定的一块石头上才可能捞到红鱼籽,属于定时定位定点的特定产品。如此稀罕珍贵的东西,当然不能让其产生垄断。

      为了让各家各户公平地捞红鱼籽,当时的人们商定了一种公平公正的分配方法:分时间。本来先是分次数,在产鱼期,每户一人站在固定的那块石头上,舀30次(或商定的次数)后,就换另一家的人去舀。后来更科学,改变为以时间来计算,每户一人在那块石头上,每次舀5分钟或10分钟。在规定的时间内,不管你舀多少次,不管舀了多少鱼,时间一到就换人。捞得快可能捞得多,真正的多捞多得体现着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同一性,具体劳动时间和抽象劳动时间的一致性。

      时间最公平,分配时间的方式也可以说最公平。本来分配的对象是鱼,由于特定的原因,时间倒成了分配的对象了。不过,最终还是体现在鱼身上。时间一晃就过了,剩下的只有在某个时间段里的成果和记忆。多少年过去了,不知现在还是保留着这种分配方式,我以为这是一种有美感有内涵、公平公正、简便易行的分配方式。

    以烟杆为依据来分烟叶

      羊石中坝盛产叶子烟(土烟),烟叶肥大厚实,质量上乘,在当地市场上卖价很好。上世纪80年代,中坝尚未实行家庭承包制,烟叶仍由生产队集体种植统一分配。对烟叶的分配方式也特别:按各家各户的烟杆数字(抽烟人的多少)来分配烟叶。那时烟叶还值钱,自己抽之外还可拿去卖,多分到一份就可多得一些钱。分配方式讲起来有道理,烟叶分给吃烟的人;听起来很公平,一根烟杆分一份。有点按需分配的味道,不分男女老少,烟杆有份。正因如此,当时的中坝就形成了较多的烟民。成年男人则不必说了,更有相当一部分小孩、妇女也程度不同地抽烟,而且显山露水地在腰杆上别一根大小不一的烟杆。

      那次去中坝时,无意中发现学校的一些小学生(主要是小男孩)腰杆上别了根小烟,甚感惊奇。咨询老师方知因为生产队分烟叶是按烟杆数量来分配的,多一根烟杆就多一份烟叶。为了能多分得一份烟叶,故不少家庭就让小男孩腰杆上早早地挂上了一根小烟杆。有的小男孩属假抽,纯粹是为了分配。有的小男孩则是真抽了,学着大人的样子,“吧嗒吧嗒”的很像那么一个“老烟哥”。这就整拐了,整遭了,贻害了下一代,当然也贻害了一部分妇女。

      前几天,羊石社区贺云书记在电话上给我说,现在中坝上有一些50多岁的妇女吸烟,就是那时影响造成的。当时,我立即要求学校禁止学生吸烟,禁止学生带烟杆到学校,并认真开展吸烟有害的教育。知道根源与烟叶分配方式有关,专题与当地干部商量,纠正这一不科学、不负责、图痛快的分配方式。好在这种分配方式只存在短暂的时间,不然影响和贻害就会令人遗憾和气愤了。

      难忘的情节和漂亮的地方一样容易让人记住。如今的中坝,变化很大。有媒体介绍:“这里,四面环江,只见沃土,不见良田,找不到麦苗,闻不到稻香。但是在这里,甘蔗熟了!甜化了,美醉了!趁着假期,何不带上家人来一场甜蜜之旅?流连忘返的美景和特产,垂涎欲滴的美食,是不是让你特心动?心动就行动吧!”我与贺云约定,在夏天时,相邀罗光武、叶文青等同志一道(他们都在石蟆镇任过领导,对中坝很有感情),再去一次中坝,再看看这个有情趣、有故事,留得住记忆的地方。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